扫描二维码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世纪房产网 > 资讯>中国经济的“地”“道”战

中国经济的“地”“道”战

2012-03-30 浏览:1146    来源:

 中国经济的“地”与“道”之战纠结已久!

   两会的呼声正隆,而住房限购令却已在各地悄悄变脸,似否意味着“地”“道”之战将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什么是“地”“道”战?“地”是指一直以来基于土地财政模式,以房地产和“铁公基”拉动GDP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房价泡沫化的愈来愈严重,这种增长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道”就是目前中央所提的实现经济增长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寻求一条不过度依赖房地产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地”与“道”之战,将是一场持久之战。但只有地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国才能真正成为未来世界的经济巨人,而不是肥胖病人。

 

GDP不再成为政绩魔咒,“地”模式日薄西山

   对中央来说,中国经济的长期目标是经济发展如何形成基础共识、达成民生与和谐。对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房主、房奴而言,似乎又没有人真正希望房价下跌。中国楼市与中国经济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背后,隐含着中国当前两种经济模式之间的暗流激荡!一条是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维持短期高GDP增长的“地”模式,一条是新兴利益集团所倡导的牺牲短期GDP,换取以新兴产业、科技、低碳、消费为标志的“道”模式。

  “地”模式之下,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以GDP为主导的地方财政模式,在数字上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金融危机隐忧却像达摩克利斯剑悬挂在我们头上:“地”模式的红利随时可能会被通货膨胀、资源短缺、消费停滞等销解。经济结构畸形发展,让中国经济走向高风险之路。

   中央两会将GDP目标连续七年锁定8%,其实质在于抛弃以GDP为中心的畸形发展模式,稳定经济增速,抑制通胀,把更多精力放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来。体现了中央宏观政策导向的连续性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这意味着,“地”模式即将走到尽头。

 

独木难撑,“道”模式势在必然

   短期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地位还不可能完全被替代,但随着七大新兴产业引导资本、资源合理流动,是中国经济发展摆脱“地”模式,向更优化的“道”模式转变的核心战略。

  “十二五”规划对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发展规划,到2015年和2020年,战略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较2010年的4%左右将分别提高至8%和15%。如果未来10年中国的GDP能够增长1倍,战略新兴产业将增长6倍多。

有机构测算,未来10年,如果七大新兴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实现15%的规划目标,其规模增速有望达到15倍左右。

 

房地产调控政策背后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早在2010年初,我曾写过《房地产调控政策背后是两条路线的斗争》。2011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依然需要房地产业的拉动,同时商业银行、地方政府都需要房地产作为支撑,其实大家都不愿意刺破房价泡沫,同时大家也更希望看到一个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

   今日,虽然总理在两会发言指出:“如果政府没有信心,不去努力,就是失职,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但楼市似乎仍在误入歧途。在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得畸形、社会和谐受到伤害的情况下,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向何处去?

   从中国目前复杂的经济形势来看,“地”与“道”之战依然是一场持久之战。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背后始终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博弈。谁能胜出,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延伸阅读:地标集团 -许子枋咨询专栏。

免责来源:凡注明 “来源:XXX”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稿件中包含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转载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