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世纪房产网 > 资讯>“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2022-05-28 浏览:1250    来源:

昨天(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了。


媒体报道,会议从国务院直通区县,若按照全国2844个区县计算,规模将超过十万人。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电视电话会议直达县一级,以前也有过,但像这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阵势,是极罕见的。


从会议名称,到会议规模,都极其不同寻常。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强势输血,扭转“互相拖累”趋势


房地产,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如果说,去年是房地产拖累经济,那么,到今年,就是经济和房地产在相互拖累了。


克而瑞问卷调查显示,收入降低成为客户不买房的主要原因。


受疫情影响,40%的买房人收入降低,导致首付不够,不得不推迟买房计划。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正因如此,哪怕房贷利率大跳水,很多人也只能遗憾表示——


“我缺的是每个月几百块的利息吗?缺的分明是首付和月供……”


就连多地放开二手房限售后,本想着能刺激一波改善型住房,没想到先迎来的,竟然是大量二手房抛售。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5月份,苏州日均新增二手房挂牌量翻倍,南京、徐州也环比上涨50%......


今年以来,即使是手有余款的人,也只想着怎么提前还贷。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越发保守的资产配置背后,是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客观现实。


以就业为例,一边是大中小厂轮番裁员,一边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举目都找不到老板。


4月公布的16-24岁青年失业率为18.2%,这是自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点。


再过1个月,1076万高校毕业生还将走入社会,而届时,985、211的硕博高材生已经扎堆进入小县城公务员、教师系统——


广东某山区县城,浙江遂昌县,安徽肥东县,江苏盐城阜宁县......这些不知名的县城被大量顶尖学府的学子和海归高材生挤占;


北京朝阳区的街道更是人才济济:苦学粒子原理专业的北大博士,下沉到街道做城管,其同僚还有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外交学院硕士......


为了照顾就业率,更有延边大学为博士毕业生放开4000元/月的岗位。惊得网友连连发问:


“为啥不去送外卖?”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因此,要想破除这种内卷之势,只有保住中小微企业,保住老板们,才能保住就业。


重振经济,会上第一个重点大招,就是3万亿大放水,强势输血。


这些钱都将从哪儿来?国常会指出——


“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


2.64万亿元,再加上缓缴特困行业社保费用3200亿元,总体刺激规模刚好接近3万亿元。


退减税,能拿到真金白银,保障经营;缓缴费用,能省下一大笔钱,降低成本。


加在一起,相当于给市场主体释放近3万亿的流动性,解决发展难题。


在转向常态化抗疫的当前阶段,中小微企业就是最关键的复苏环节。


在过去这一波疫情中,中小微受影响较大。只有中小微稳住了,才算稳住了就业,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


只有土地肥沃,树苗才能茁壮。由此,房地产才能扭转颓势,完成筑底。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全力以赴放贷,促进房地产消费


4月份信贷数据,再次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月份新增个人住房贷款罕见下跌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


这种情况在有数据以来,仅仅发生过两次,上一次还是——


2022年2月。


经济学博士张涛警告道,“一旦居民开始趋势性去杠杆,其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将更为持久。”


无疑,只有在政策层面尽快扭转趋势,才是应有之举。


前几日,央妈开会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全力以赴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只有不计一切代价稳经济,将钱放到最需要的人手里,才能打通经济脉络,让钱能购流转起来。


此次的万人会议调门一致,央妈明确表态,要实现“居民家庭部门稳杠杆”。

具体该如何进行?


会议强调,要促消费,并且把重心放在刺激汽车销量和满足房地产需求上。即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今天发出的通稿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各级政府要创造性工作,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政策潜力,帮扶市场主体纾困、稳岗拓岗等政策能出尽出。”


其中,最值得细细品味的,就是“创造性”三字。


眼下,地方各出奇招,超20座城市将生育与购房名额挂钩,提出生娃破限购,还有城市开始给在校大学生们提前发房票补贴,甚至把买房人的年龄拓展到70岁。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被誉为调控标兵的长沙,只要将房子出租,就能获得一张新房票。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多措并举,叠加中央大幅下调5年期LPR,并降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20个基点。中国楼市,已经跑步进入了4.4%利率时代,最低的房贷利率甚至能到4.25%。


但这还不够。


地方要在“房住不炒”的红线下,继续摸索创造性政策,释放更多购房需求,才能让房地产回归正轨,拉动经济前行。


还是那句老话,“矫枉,必须过正。”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扶持民营房企,一视同仁


针对房企端的贷款需求,也在会议上被重申:


“督促金融机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矫正对民营房企信贷收缩的行为。”


“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


房企暴雷,已经成为买房人不敢买房的又一大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买房人对于期房可谓深恶痛绝,在“轻则维权,重则烂尾”的共识下,期房销售占比越来越低。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居民不买期房;银行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减少放贷;地方出于保交楼的考虑,更是盯紧了预售资金监管。


另一边,据克而瑞检测的98家房企数据,2022年债务到期规模高达12.6万亿元人民币,依旧是一个偿债大年。


多重挤兑下,民营房企步履维艰。


但好在,越来越多的友好信号对经营稳健的民企释放。


碧桂园、美的置业和龙湖相继被选定为示范房企,获得发债保护工具。


前几日,新城控股也获得了“国家队”的保护,在上海银行的强力背书下,成功拿到发债入场券。


熬过寒冬的民企,将会迎来又一春。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稳定经济刻不容缓


会议上,还有一个点被频繁提及:


地方的财政困难。


“重点地区受冲击比较大,有的地区财政收入下滑,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之后,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9%。”


这里指的重点区域,就是东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如长三角地区。


真叫卢俊公众号做了个统计,发现财政收入下滑最大的9个城市中,有4个是长三角城市。


如杭州,4月份财政收入同比下滑37%;


苏州,同比下滑49.64%,接近腰斩;


宁波,同比下滑35.66%;


南京,同比下滑51.22%,超过一半...

“稳住经济大盘”!罕见大会再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图源:真叫卢俊


穷,实在是太穷了!


地方收入下滑的背后,与土地市场的凉凉不无关系。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累计,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012亿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29.8% 。


领导在会上掏心窝子地表示,最近有几个省已经跟地方打报告,表示要借钱。但是,“今年给地方的转移支付已经是历年来最大的。”


因此,地方还是要自己想办法,在加大退税减税的同时,确保各方面支出得到保证,刻不容缓地确保经济正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长三角近段时间以来,救市极为凶猛——


最强地级市苏州,一个月里松绑3连,取消了二手房限售时间;


人均GDP全国第一的无锡,给二胎家庭送房票,公积金能多贷40万;


除了欢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光明正大地来,合肥顺带把买房门槛调低了;


就连“端水大师”杭州也放松购房门槛,一落户就能买二手房。


在这个特殊背景下,“越救市越没价值”这个旧的判断标准已经失效。


长三角依旧被房企们坚定看好。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赶超京津冀领跑全国。4月长三角TOP 10企业拿地金额993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长三角的买入窗口,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才出现。

春风吹拂时,最先回暖的,必然是优质城市。

当下还有哪些城市适合投资?


免责来源:凡注明 “来源:XXX”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稿件中包含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转载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