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世纪房产网 > 资讯>邹平县荣获首届“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称号

邹平县荣获首届“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称号

2012-04-16 浏览:1486    来源:

7月3日到4日,首届中国城乡建设发展论坛暨中国城乡建设典范大型推介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邹平县荣获首届“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称号,是山东省获此殊荣的六个县级城市之一。邹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范连生出席论坛并代表县政府上台领奖。县建设局局长赵新才被评为中国城乡建设杰出人物。
据悉,本次论坛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杂志社、中国房地产杂志社和新浪网联合发起,携手18家中央权威媒体、全国198家电台共同开展。论坛以“生态文明与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对全国城乡建设典型范例、焦点问题的深入探讨和交流,总结发展经验,为今后的城乡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和舆论支持。
近年来,邹平县坚持不懈地抓城市规划、抓城市建设投入、抓环保、抓民生,城乡统筹和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我县已基本成为生态和谐现代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市。
坚持不懈抓规划,构建城乡人居环境发展大框架。城乡建设,规划先行。邹平县坚持把规划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来抓,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品味和水平。在规划中,始终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科学定位。按照大统筹、大集中的原则,把全县125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在大的空间和布局上,规划建设二区七园一带,形成清晰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构筑起了科学的鲁中中等城市框架。二是高起点规划。本着“科学规划就是最大节约”的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先后编制完成了城市远景概念性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城乡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三是严格执行规划。坚持按规划进行建设,做到“规划一张图、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划批后管理工作,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坚持不懈抓投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坚持“高标准、大投入、大建设”的原则,每年都精心实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五年多来累计实施城建项目330个,完成投入130亿元。一是重点抓好县城南部新区建设。自2001年开始,我县规划建设了南部新区,确定功能以居住、办公为主。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96亿元,先后完成了13条、42公里的路网建设和140余公里的管线铺设,形成了九纵五横的新区道路框架。目前,整个新区初步形成了行政办公区、教育文化区、现代住宅区、休闲娱乐区和商贸服务区五大功能区。二是积极提升改造老城区。按照“完善功能、提升档次”的要求,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级园林县城活动,对13.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投入35亿元,先后对黛溪三路等20多条主要街道实施了彻底改造,对城中村道路全面进行了硬化绿化,完成了14处住宅区规划和10处学校规划、20多处商贸城改扩建和60万平方米的城中村公寓楼建设,实施了26个城中村的旧村改造,完善了城市道路框架,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功能、档次显著提升。为适应邹平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重新规划和建设了县城东、西、南、北四条外环线及两座跨济青高速大桥,环城道路大框架已经搭起。
坚持不懈抓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城乡一体、资源互补、辐射带动、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积极构筑以县城为中心、魏桥镇为副中心、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及自然村落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全面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分类指导,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突出发展旅游型、工业型、商贸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综合发展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近几年累计实施小城镇建设“百件实事”633项,完成投入53亿元,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72平方公里。二是扎实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以“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为契机,以城中村、镇驻地、大企业、富裕村为重点,大力整合各类资源,着力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工建设新型社区47个,其中初具规模的社区有37个,投资近11亿元,完成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入住群众9425户,涌现了以西王、魏桥、东尉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三是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排查城区主要污染源,积极治理大气、污水污染,大力发展集中供热,严格查处污水排放,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区公厕管理,认真开展“两灭一控”工作,为广大市民创造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各镇积极实施绿化、净化、硬化、亮化、美化的“五化”工程,建设花园式城镇。引导农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推进村庄绿化、庭院绿化、街道硬化,建设花园式村庄。在城乡结合部垃圾量大的地点和重点部位设置了垃圾桶、中转站,组织垃圾日常清运,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卫生垃圾问题,极大改善了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状况。
近年来,邹平县坚持一手抓城镇化建设,一手抓民生事业,每年都精心确定实施一批实事工程和民心工程,真正让全县人民享受到城镇化发展成果。先后投入2.64亿元,完成学校建设18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危房2300平方米。先后完成14处镇办卫生院、226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22处村卫生室和6处城市社区卫生中心规范化建设。改扩建养老院住房1200余间,全县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1%以上。累计投资近10亿元,改造农村公路里程210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达等级路。累计投资8800万元,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374个村、21.2万人的吃水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全县除5个山区村外,其余853个村全部开通客运车,通车率达99.4%,是全省第一个公交车过百辆的县。2010年16个镇办将全部通达公交车。通过城镇化建设,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度年年攀升,2009年我县被评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邹平建设局办公室 王希联 李玉生)

查询更多新闻资讯,请登录邹平房产网www.shijifc.com(或百度搜索“邹平世纪房产网”)
免责来源:凡注明 “来源:XXX”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稿件中包含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转载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